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研网!

  • 当前所在: 首页 > 卫生安全 > 正文

    吉林省绿色优质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3-06-01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吉绿食发〔2023〕18号

      5月中下旬,我省正处于花生生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绿色国家级一二三产业发展园区和绿色优质花生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提高我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我办结合绿色优质花生的栽培技术和我省实际,在我省花生生产前期,发布吉林省绿色优质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作为我省绿色优质花生生产的技术支撑。

      一、产(基)地要求

      (一)产(基)地选择

      产(基)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基地地块应集中连片、地力中等以上、排水性好、土层深厚的地块,轮作周期在3年以上,不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地块。接茬口时,要了解上茬作物使用过的除草剂种类和剂量,以免药剂残留对花生出苗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不出苗。

      (二)整地

      秋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减少病虫害,要求深度在25cm~30cm;春整地须浅耕,深度在10cm~15cm,做到随耕随耙保底墒。清除地膜、石块等杂物,土壤平整细碎,深度一致,起垄种植。

      (三)施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且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或无机氮素用量按当地同种作物习惯施用,用量减半使用。肥料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4-2021《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四)播种

      1.选种

      选择能够安全成熟、抗逆性强的省(或国家)级审定的品种。

      2.种子处理

      在播前10天内剥壳,剥壳前2天~3天,选择晴朗天气晾种,剔除虫、霉、烂果,选用大而饱满的籽仁作种子。播种前用符合NY/T 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要求的药剂包衣。

      3、播期与方法

      多粒型品种在播种前5天5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珍珠豆型品种需要稳定通过15℃,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时就可以播种。播种后要注意覆土,并进行镇压。

      二、田间管理

      (一)肥水调控

      花生关键性需水有三个阶段:播种至出苗期、开花下针期和果针形成期、播后90天到荚果成熟期,在这三个关键期,如遇干旱及时浇灌,才能保证稳产高产。

      (二)排水

      遇涝及时排水,确保适宜的土壤墒情。

      (三)追肥

      酌情进行叶面喷肥,确保植株不脱肥。

      三、病虫草害防治

      (一)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生态治理、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施药机械以及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的农药。

      (二)健康栽培

      选用多抗品种,合理轮作和耕作,不宜与豆科和茄科轮作,合理密植和施肥,精细管理,培育壮苗,清除田间病株、残体等。结合中耕等及时除草。

      (三)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光性,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设置杀虫灯,诱杀蛴螬、棉铃虫等害虫成虫;6月上旬至8月下旬在花生田间放置涂有不干胶的黄、蓝板,可减少蚜虫等成虫产卵和危害。

      (五)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防治时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NY/T 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的要求,主要防治对象及方法见下表。

      绿色优质花生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主要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地下害虫

      播种前

      600克/升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400克~500克/100千克种子进行包衣。

      ---

      ---

      一年生杂草

      播后苗前

      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45毫升~60毫升/亩进行土壤喷雾。

      ---

      ---

      叶斑病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克~85克/亩喷雾。

      7

      3

      

      

      

      

      

      国家新禁用或列入《限制使用农药名录》的农药自动从上述清单中删除。

      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2023年5月10日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ncpzl/202305/t20230529_87160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