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研网!

  • 当前所在: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

    时间:2025-02-05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有领导分管科普工作。

      ——没有专门的部门组织实施科普工作。

      ——将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制定有科普工作制度。

      ——有制定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对外开放天数或服务公众天数:展馆开放167天,馆外开展活动79天。

      ——每年服务公众人次:展馆接待4594人次,馆外受众6万人次。

      ——科普场所面积:2406平方米。

      ——场馆和设备没有升级和更新。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科普研学、社会实践、发放资源包等)情况:活动数量6个;参与人数1470人。

      ——开展进社区、进校园(例如进大学,进中小学)、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31个;参与人数6万余人次。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3个;参与人数6000人。

      ——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科技周科普活动数量2个、参与人数3000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科普活动数量9场次、参与人数4.6万人次。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方式:京水野微信公众号。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情况(包括科普网站、科普中国科普号、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B站等):数量10个(2024年底,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下属单位自媒体管理,均按上级部门要求进行注销)。

      ——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和总阅读量(已注销,无法统计)。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及志愿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50余人次。

      ——志愿者开展科普服务344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17.92万。

      ——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分别1人、8人。

      二、特色工作

      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组织开展的特色工作情况。

      于2024年8月30至9月17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中山公园举办珍稀特色水生动物展。本次展览,精选了“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微笑天使”江豚、“活化石”海龟家族、中国“四大名螺”、“动物萌主”水獭等珍贵水生动物标本及北京特色原生鱼类,带领公众走进神秘的水下世界,探索那些令人惊叹的生物之美、物外之趣。旨在通过展示这些独特而珍贵的生命形态,唤起公众对水生生物保护的关注与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爱护环境;误捕保护动物,及时将其放归;遵守法律法规,不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不放流非本地物种、选育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物种;参与生态修复活动,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活动亮点:

      (一)展示物种罕见。展览活动选取珍贵且具有代表性的水生物种,让公众能在较短的参观时间里了解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宝贵程度及它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印象,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活动内容丰富。即包括精美的展览展示,还策划了专家讲解、有奖答题等互动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深入理解了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参与人员多样。活动期间,我们组织包括科研人员、科普专员、志愿者、普通市民参与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人员构成方面既有科研人员和行业专家保障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有热心志愿者和市民积极参与提升活动氛围和宣传效果。

      取得成果:

      发放科普宣传材料3万余份,受众12000余人次。

      三、问题不足

      一是科普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普展览展示场地需要进一步维护升级。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中国科协出台政策,引导各地加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二)建议中国科协设立科普专项,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给予资金支持。

      (三)建议中国科协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展馆、展陈升级改造设立专项,鼓励地方政府配套相关资金,对有安全隐患或亟需改造的场馆进行升级改造。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2024年5月,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机构改革要求,整合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组建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加挂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牌子。目前,科普基地位于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延庆办公区。博物馆2406平方米,主要展示受中国和国际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活体及标本410余种,3000余个(只/尾),免费对公众开放。

      目前基地暂停开放。因为展厅大厅玻璃幕墙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自2024年7月10日起闭馆至今,待申请资金完成隐患改造之后再开放。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zwgk/tzgg/543514825/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